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,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内在要求与基础工作。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要求,“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,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,逐步缩小城乡、区域、校际、群体差距”。莒南县从三个维度发力,不断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。
一是夯实基础,提升办学活力。深化内涵发展,提高教学教研质量。依托“1 4 n”教研网络,召开了5次教学共同体领衔学校工作会议,分别就特色办学、教学教研、学生发展等方面召开专题研讨会议,参加教师达500余人。通过“学习研讨与以赛促练”相结合的方式,落实新评价,促进教学评一致。拓展教育资源,推动教育品质升级。以乡村特色为源泉,组织教师、民间艺人、家长等共同参与校本课程开发,将课堂搬到田间地头、手工作坊,让学生在学中做,在做中学。内外联合,拓展教育资源。对内,强化乡村学校自主发展意识,成立帮扶对接小组,向城区学校学习取经,优势互补。对外,拓展家校沟通渠道,及时向家长反馈孩子情况,凝聚家校教育合力。推进强镇筑基,从“改善提升办学条件、深化课程教学改革、激发乡村学校办学活力”等方面入手,组织中小学校创新改革,持续推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。2024年3月,莒南县涝坡镇、洙边镇被确定为第四批市级教育强镇筑基试点乡镇。认真做好义务教育招生工作尤其是留守儿童入学管理工作,保障留守儿童按时入学。
二是建强队伍,增强教师素养。加强教师配备。对于乡村学校急需的学科教师及时补充,2024年乡村学校补充教师73名。推进交流轮岗,2024年教师交流202人。开展乡村学校支教。2024年共选派14人到乡村学校开展支教。以义务教育学区为单位开展走教。从2016年开始,实行农村短缺学科教师走教制度,每学年走教教师50人以上。精准对接乡村教育需求,与师范院校联合定制培养方案。2024年与曲阜师范大学签订合作协议,共同促进教师成长。丰富培训方式,“请进来” “走出去”,邀请了教育专家现场指导,帮助教师解决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;外出培训交流,学习先进经验。2024年小学教研室带领学科教研员、骨干教师参加20余次外出培训学习活动,参与学习人数近800人。
三是改善条件,优化教育环境。升级改造基础设施。2024年,对莒南县第九小学、莒南县第十小学、莒南县洙边镇中心小学等3处运动场地提升改造,总建筑面积1.6万平方米。建设数字校园,完善电教设备更新计划,加大以教室多媒体更新为重点的优质均衡建设力度,分期分批对教室多媒体、学生机等设备进行更新升级,推进乡村数字校园建设攻坚行动进展。积极组织开展了智慧校园及智慧教育云平台案例上报工作,开展智慧校园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自评工作,推进智慧教育发展。建立数字教研室,8月份开展人工智能在教学工作中的应用专题培训,共2000余人参与培训,12月份开展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培训活动,4000余名教师参与。各学科创建教学资源库,为全县师生提供优质教学资源平台。在全县中小学选聘了61名科技辅导员,全面提高师生科技创新能力水平,探索利用创客空间社团、科学技术竞赛等平台开展科技特长教育的新方法,满足创客教育新需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