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以来,临沭县教育工作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,瞄准“3570”目标,聚焦“质量第一”,用心实施“三大活动”“五大工程”,全县教育呈现出稳定、和谐、向好的良好态势,为教育强县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。其中,成功创建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,是鲁南5市唯一获评县区,入选省厅基础教育重点领域改革典型经验。
全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。去年,临沭县成功创建“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”,实现了城乡学前教育“公益普惠、均衡优质、特色发展、幼有优育”,群众对基层教育的获得感、幸福感不断增强。今年,我们启动了“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”创建工作,预计2025年争创完成。其间,将对所有乡镇中小学、幼儿园教育教学软硬件设施、办学条件及整体环境更新提档升级,对全体师资进行培训提升,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彻底整治优化,逐步有序、逐一提升县域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和教育教学质量,覆盖全县100%的镇街学校、乡村教学点。
全面完善城乡优质均衡发展机制。一是创新城乡“一体化”管理体制。自2020年起,通过“校长聘任制、教师县管校聘”等改革,打破阻碍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“二元”管理格局,对县域内243所学校统一规划、统一管理,形成城乡一体、整体推进的教育发展格局,为争创全国“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”奠定了坚实基础。二是构建城乡“共同体”发展机制。按照以城带乡、城乡互动的思路,以“1 n”为基本形式,全县县直学校与9个镇街中小学全部建立区域教育联盟,通过签订合作协议,共同编制教学共同体发展规划、制定分项实施方案以及年度计划等,确保资源共享、优势互补、共同发展,快速有力推动了城乡学校共同发展。三是加大投入确保城乡办学条件一体化。坚持“教育投入向镇街学校倾斜”的原则,先后交流优秀师资近百名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,支持乡镇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。
全速优化重点项目建设提升条件。一是2个总投资7.1亿元的教育重点项目建设顺利,县高级中学建设项目一期工程建成交付使用,新增学位3000个,明年暑假全部投入使用;工业学校南校区完成投资3亿元,占总工程量的65%,明年暑假可投入使用。二是34个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和能力提升工程100%竣工,全市第一。三是通过“政府主导供给一批、社会参与补充一批、合作办学分担一批”构建“政、企、校”三方协同办学模式,全力增加学位。据测算,2025年全县初中毕业生8760人,普通高中学位供给达5500个、职业学校学位3200个,高中段升学普及率将达到99.3%。(季德山)